我對今天生成式AI能力的看法!


今天(2023)這個年代,好像會寫程式,會設網站伺服器的資訊公司,都會做出生成式AI;漫天宣導,股價飆漲,讓稍懂的我驚訝,也讓不懂的人相信崇拜。

1987年代,在中興大學數學系教授指導下,第一屆全國電腦輔助教學軟體競賽中獲獎,我和其他三位國小老師合作,做出的數學科教學軟體,在台中高工展示。

幾天後個人並代表北上,在台師大專題報告作品,記得當場有一吳姓教授提問(幾年後發現他改任台南大學校長兼資教系教授)。

我負責的部分,就是讓電腦模擬老師的教學經驗來設計出程式並自行編寫,還談不上老師的智慧,但只會寫程式,沒有教學專長及經驗是做不出智慧型教學作品。

記得當年作品的重點是分析學生學習數學計算常見的錯誤類型,針對每項錯誤,歸納導入學生正確的回饋學習設計,如同老師和學生真實的教學情境,透過程式方法,存入電腦軟碟中(當年硬體資料庫尚未利用),程式執行時類似AI在指導學生學習。

近36年的發展,電腦運算能力更強,網路傳遞速度更快,結構化程式語言更精進,大量雲端資料庫更快速回應,造就了AI能力的無止盡成長。

我的電腦語言及資訊工程學習,從組合語言,Fortran,Pascal,到Java,在興大,逢甲,中央大學,中教大都受過指導,甚至考上二張國際證照(SCJP&SCWCD),也有美國第一大半導體公司INTEL頒給的講師證照(在台灣沒聽過有三合一同樣第二人)。在公立及私校任電腦資訊工作20多年,也觀摩及指導後期發展的電腦輔助教學設計。如此的經驗,也只能說稍懂AI,何況一般人沒有那麼多時間接觸了解。

並不是每家資訊電腦公司靠幾個會架網站,會寫程式的人就能做到(只做到發展AI的基礎工程,看範例),另外AI必須包含學習認知發展心理學及各種專家思維,結合語言,數學,統計,分析能力,才能成為人工智慧的AI。

由此可知,要發展良好對你有幫助的AI必須投入相當大的人力和物力,不是小公司家家都能做到。

在今年6月,第一次感受到AI的能力,我花了2000多元,買了美國一家公司的ChatGPT,在藥局用了3個多月,發現AI變笨了,以前會做的事情,變成了不會做,有改版的現象,我的AI版,不如當初回應的能力,說她笨,只會道歉,無法解決數學運算問題,但會寫出仿人造程式。

至於AI 生成器發展的股票公司,舉一實例,聯發科和矽統。一大一小,開發生成式AI能力及規模有差異,2個月來,正確分析,聯發科讓我賺了一些,最後在矽統犯儍,又吐了回去。

總之,要AI幫助你,要看你做何用途,等大公司發展出來,成熟的軟體再買,否則只會浪費錢而己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全球健康藥局

看看我和你不一樣的人生(2)-表格版

2025領藥個別查詢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