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憶總是多了一件,當年H1N1流行時,校園措施。

 在2006年左右,我在台南崑山科技大學圖書資訊館服務,當年正好遇到H1N1新流感病毒傳染,學校方面要求我能提供一些相關的資訊報導,所以收集有關資料發表在學校發行刊物上。今天(2023年)大流行COVID-19 病毒,影響全世界。檢視當年所寫,殊多相似之處,故收集過去內容,重登Blog,以做借鏡。


Kun Shan University Library Newsletter, Issue 18
8
專 文
新流感 H1N1 流行與圖書館的因應措施 陳炤軒
(編按:陳炤軒先生曾任醫院臨床藥師,具多種證照與專業經驗。現為本館館員。)
【前言】
人類與微生物的共存與作戰己經有好幾個世紀了,單看二十世紀曾在 1918 年、1957年、1968 年,發生過三次不規則(Infrequent events)流感全球大流行(pandemic influenza ),回憶當年,作戰結束,人類卻傷亡慘重。而在二十一世紀 2009 年 4 月的新流感 H1N1
是全球的第四次大作戰,這是人類有記錄以來,與單一微生物規模最大的一次全面性作戰。新流感 H1N1 是北美人與歐亞豬形成的變種病毒,毒性比季節性 H1N1 及 H5N1 都強,幸運的是傳染力目前還不強,但轉強的機會很高,同時人類今天擁有的知識(全民作戰)與武器(資訊及生物醫藥科技)也非當年可比,相信在全民共識下,傷亡將會降至最低。
【什麼是 H1N1 新型流感】
H1N1 新型流感是由 A 新型流感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,自 2009 年 4 月在墨西哥發生以來,已造成全球大流行。感染 H1N1 新型流感的症狀包括發燒、上呼吸道症狀(咳嗽、喉嚨痛、流鼻水等)、頭痛、肌肉痛、關節痛、疲倦等,也有些人會出現腹瀉、嘔吐等症狀。絕大部分患者屬於輕症感染,於一週內可康復,然而小部份患者會轉成重症產生肺炎或其他併發症,甚至多重器官衰竭,導致死亡(重症死亡率為 39%)。
【H1N1 新型流感的傳播模式】
與其他流感病毒相同,H1N1 新型流感主要藉由咳嗽、打噴嚏等飛沫將病毒傳染給周圍的人,亦可能經由雙手觸碰到病毒後,再觸摸自己的眼、口、鼻而感染。罹患 H1N1新型流感的人在發病前 1 天到發病後的 3 至 7 天,都可能會傳染給別人,幼童的傳播期則可能更長。
【H1N1 目前治療藥物、藥理與現況】
目前感染 H1N1 新型流感,能治的藥物並不多,只有二種,口服的克流感 Tamiflu
(oseltamivir) 及 relenza (zanamivir) 吸入劑(該藥因會腸胃會分解,不適合口服)。這兩種藥藥理上是屬神經胺酸抑制劑,主要作用是阻止神經胺切斷 cell-virus 複製體,使 virus無法繼續傳播及複製。
疑似患者須在發病時,由醫師確診後立即內服用 75mg 克流感,每天二次,連續五天,至病毒不見(shedding),咳嗽會繼續幾天,以輔助藥物症狀治療。
根據 2009.11.29 WHO 報導,全球各地 H1N1 病毒抗原與基因型分析結果,都和來源 A/California/07/2009 同株,並沒有不同的基因排序(genetic sequences),也就是說,尚未有嚴重的病毒變種。但己有 96 例對 tamiflu 有抗藥性(屬 H275Y 變種),對 relenza則無抗藥性。
咸信該 96 例皆會有妥善處理,不至於擴散;即使擴散,relenza 仍然有效。
在台灣防治中心的數據是 703 檢體數,有 6 例對 tamiflu 具抗藥性,占 0.9%,對 relenza抗藥性仍然是 0。無疑地,relenza 將是明日之星。(投資人延伸思考:明年該公司股票可能會大漲,但須觀察疫苗的防治是另一個變數。)
【疫苗特性及安全性】
除了藥物外,最有效的是施打疫苗,注射 H1N1 新型流感疫苗可以預防感染 H1N1新型流感病毒。其製造過程與原來每年接種的季節性流感疫苗相同,因此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應該與季節性流感疫苗相同;接種 H1N1 新型流感疫苗無法預防其他季節性流感病毒,如想預防季節性流感,應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。我國採購的 H1N1 新型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,採肌肉注射方式接種。接種後可能會發生注射部位疼痛、紅腫,少數的人會有發燒、頭痛、噁心的輕微反應,ㄧ般會在接種後 1-2 天內恢復,嚴重的副作用如過敏反應,甚至過敏性休克(如呼吸困難、氣喘、昏眩、心跳加速等)之不適情況,則極少發生;而其他如多發性神經病變等相關神經症狀,雖有報告病例出現,但證據顯示與接種流感疫苗無關。台灣地區民眾己從 12 月 12 日開始施打,第一天己有 50 萬人施打,安全性高,可相互鼓勵施打;如有特殊狀況,也應讓醫師知道,做最好的防患。
【圖書館的因應與防止傳染之道】
學校是大眾公共場所,特別是圖書館,進出者不止是全校師生,也有外來讀者,不能不慎。在此流行期間,本館已做以下數項措施,防範 H1N1 之流行。
一、開學之初二星期,凡進入圖書館讀者,一律額溫槍檢驗,逾 38 度者留置大廳觀察;
38 至 38.5 度而沒有身體不適情形,觀察下准戴口罩進入;38.5 度以上則規勸洽醫院診所檢查。圖書館辦理校內外研討會(如 11 月 13 日之「資源徵集與分享研討會」)
時,與會人員亦以相同標準處理,確保圖書館讀者安全。(如圖一)
二、本館準備 75%酒精,於每日開館前將公共用品(如桌椅、儀器、電腦相關設備、鍵盤、滑鼠等),先行消毒一遍。(如圖二)※HIN1 非生物體存活時間為 48HR。
←圖一 ←圖二
三、配合本校衛生保健組各項防治措施,協助衛教宣傳,鼓勵施打疫苗。(如圖三、四)
←圖三



Kun Shan University Library Newsletter, Issue 18
10
四、曾發現疑似新流感的人員,經醫院口腔或鼻腔分泌物快篩確定為陽性後,通報有關單位並遵照規定,服用五天克流感(tamiflu oseltamivir)藥物,在家休息,以防校園感染。幸運的是該員屬於輕症,恢復後來館的一星期內,請其戴口罩,其他較為接近的全體館員,前三天亦戴口罩。此外,每日量體溫及記錄,確保未發燒及再感染。
五、校內學生如屬肥胖或患有慢性病如氣喘、心臟病、糖尿病、肝腎疾病者(不含高血壓),或長期服用 asprin、類固醇者,建議督促注意個人之防患,與及早施打疫苗。
【個人平時之預防措施】
一、遠離感染來源:避免前往人潮聚集處及至醫院探訪病人。
二、注意個人衛生:養成勤洗手的習慣。若無法洗手時,可以使用含酒精(60%以上)的乾洗手液。
三、注意個人保健:規律運動、均衡飲食。若有發燒等類似 H1N1 新型流感症狀,應戴口罩並儘快就醫,並應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:
一、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口罩,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,應立即更換並丟進垃圾桶。
二、打噴嚏時,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,若無面紙或手帕時,可用衣袖代替。
三、如有呼吸道症狀,與他人交談時,儘可能保持 1 公尺以上距離。
四、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,要立即澈底清潔雙手。
五、生病時應在家休息,除就醫外,儘量避免外出。
【參考來源: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傳染病防治中心】

附:relenza使用方法:(112/10/28)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全球健康藥局

看看我和你不一樣的人生(2)-表格版

2025領藥個別查詢連結